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言情小说 > 九零年代改嫁大结局

九零年代改嫁大结局

诗简歌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九零年代改嫁大结局》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诗简歌”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黎歌林林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1992年的腊北风跟淬了冰似裹着碎雪粒子往骨头缝里黎歌抱着怀里滚烫的月缩在漏风的土坯房门槛指尖冻得发却不敢松开半点——三岁的小女儿发了三天高脸蛋烧得通呼吸时带着细弱的喘像株被严霜打蔫的蒲公风一吹就可能断了“妹妹还没好吗?”六岁的林林攥着黎歌的衣小脸上满是惶她身上那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棉还是去年丈夫陈建军在世时改如今短了一露出冻得青紫...

主角:黎歌,林林   更新:2025-09-19 12:01:0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92年的腊月,北风跟淬了冰似的,裹着碎雪粒子往骨头缝里钻。

黎歌抱着怀里滚烫的月月,缩在漏风的土坯房门槛上,指尖冻得发僵,却不敢松开半点——三岁的小女儿发了三天高烧,脸蛋烧得通红,呼吸时带着细弱的喘息,像株被严霜打蔫的蒲公英,风一吹就可能断了气。

“妈,妹妹还没好吗?”

六岁的林林攥着黎歌的衣角,小脸上满是惶惑。

她身上那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棉袄,还是去年丈夫陈建军在世时改的,如今短了一截,露出冻得青紫的手腕。

黎歌低头看女儿,喉头发紧,只能把林林也往怀里拉了拉,用自己单薄的衣襟裹住两个孩子:“快了,等天一亮,妈就去给妹妹找药。”

这话她说了三天,却连半片退烧药都没摸到。

陈建军走在秋收后的暴雨夜,为了抢收队里的玉米种,失足摔进了河沟,等捞上来时,人早没了气。

村里给了两百块抚恤金,办丧事花了大半,剩下的几十块,这几个月早被娘仨的嚼用、月月的医药费耗得干干净净。

如今粮缸见了底,灶房里只剩半瓢玉米面,连烧火的柴都要去后山捡枯枝,运气不好还会被看山的大爷赶。

“黎歌啊,不是我说你,”隔壁王大娘挎着菜篮子从门口过,脚步顿了顿,眼神扫过屋里空荡荡的梁顶,语气带着点惋惜,又掺着点说不清的疏离,“男人走了是命苦,可你带着俩丫头片子,总不能一首这么熬着。

这大冬天的,再冻饿出个好歹,建军在地下也不安心。”

黎歌没应声,只是把月月抱得更紧。

她知道王大娘没坏心,可这话里的“丫头片子”像根针,扎得她心口疼。

这半年来,她听了太多类似的话——有人说她是“克夫命”,不然好端端的男人怎么会走;有人说她带着俩“赔钱货”,这辈子都别想抬头;还有人趁她去河边洗衣服,偷偷议论她“早晚得把孩子饿跑”。

冷眼和闲言碎语,比这腊月的寒风还冷。

正愣着神,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粗声粗气的笑:“黎歌在家不?

婶子给你送好消息来咯!”

是张婶。

这村里的“月老”,专给丧偶或离异的男女牵线。

前几天她就来找过黎歌,提过邻村杀猪匠周大强的事,当时黎歌没敢应——她怕再嫁的人家,待不好两个女儿。

张婶掀着棉门帘进来,带进一股寒气,也带进一股油腥气——那是从周家刚吃了肉的碗沿上沾来的味道。

她往炕沿上一坐,眼睛先瞟了瞟缩在黎歌怀里的月月,又扫了眼空着的粮缸,咂咂嘴:“你看你这日子过的,造孽哟!

我跟你说,周大强那户人家,真不是我吹,在咱们这十里八乡,算顶顶殷实的!”

黎歌抱着孩子,勉强挤出个笑:“张婶,我……你先听我说!”

张婶打断她,掰着手指头数,“周大强是杀猪的,你知道不?

天天跟肉打交道,家里顿顿都有肉吃!

早上是猪油渣拌面条,中午炖猪肉,晚上要是不忙,还能炒个猪肝猪心!

你带着俩丫头过去,保准顿顿能沾着荤腥,再也不用跟现在似的,喝西北风!”

“顿顿有肉”西个字,像团火,猛地烧进黎歌心里。

她低头看月月,孩子烧得迷迷糊糊,小嘴无意识地抿着,像是在找吃的;再看林林,女儿正盯着张婶衣襟上沾的油星子,眼神里满是渴望——自从建军走后,俩孩子就没正经吃过一顿肉,上次吃肉还是建军头七,她咬牙买了半斤排骨,炖了锅汤,孩子们把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

张婶看出她的动摇,又加了把火:“再说周大强,今年三十五,虽说前头有个媳妇走了,留下个闺女周婷,但他人老实,话不多,手里有手艺,能挣钱!

你过去就是正儿八经的周家媳妇,不用下地干活,就在家照看照看家,给孩子们做做饭,多轻松?

周老太虽说严厉点,但也是个明事理的,你好好伺候,她还能亏待你?”

黎歌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着。

她不是没顾虑——后娘难做,尤其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再嫁,万一周家待女儿不好怎么办?

可转念一想,现在这日子,再熬下去,月月的病怕是撑不住,林林也得跟着挨饿受冻。

张婶画的饼虽然虚幻,可那“顿顿有肉”的诱惑,那“不用饿肚子”的承诺,是她眼下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张婶,”黎歌的声音有些发颤,她低头摸了摸月月滚烫的额头,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下了决心,“周家……真能容下我这俩闺女?”

“容!

怎么不容!”

张婶拍着大腿,“周大强就想要个知冷知热的媳妇,好好过日子,你带着俩丫头,正好家里热闹!

再说了,你是去当媳妇的,又不是去当丫鬟,只要你听话懂事,周家还能亏待了孩子?”

这话里的“听话懂事”,黎歌不是没听出弦外之音,可她己经没得选了。

生存像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容不得她再犹豫。

张婶见她松口,立刻眉开眼笑:“这就对了!

我跟周家人说好了,后天就带你过去看看,要是没啥意见,月底就把事办了——赶在年前,让你娘仨也能过个安稳年,吃顿热乎的年夜饭!”

张婶走后,屋里又恢复了寂静。

黎歌抱着两个女儿,坐在冰冷的炕沿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泪水砸在月月的脸上,孩子动了动,小声哼唧了一句“妈”。

黎歌赶紧擦了擦眼泪,把脸贴在女儿温热的额头上,声音轻得像叹息:“月月,林林,对不起……妈没本事,只能带你们走这条路。

妈保证,一定不会让你们再受委屈了。”

窗外的雪还在下,北风呜呜地刮着,像是在哭,又像是在嘲笑。

黎歌不知道,她以为的生路,其实是另一座更深的牢笼,而那“顿顿有肉”的承诺,不过是张一戳就破的画饼,等着她和两个女儿,一步步走进那座名为“周家”的寒窑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