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军事历史 > 当崇祯来到幽冥地府

当崇祯来到幽冥地府

五谷棘爪 著

军事历史连载

书名:《当崇祯来到幽冥地府》本书主角有朱由检王承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五谷棘爪”之本书精彩章节:天启西年(1624年),京夜幕低闷热的空气仿佛凝信王朱由检独坐在勖勤宫的书房窗外乌云翻预示着一场暴雨将这位十三岁的亲王眉宇间锁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凝指尖划过书页上的“辽东”二轻声叹数月努尔哈赤迁都沈关外局势愈发危而他的皇兄天启皇帝朱由却仍沉浸于木工技朝政大权逐渐落入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及其乳母客氏手戌时三狂风骤吹得窗棂咯咯作...

主角:朱由检,王承恩   更新:2025-09-30 11:55:4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天启西年(1624年),夏,京城。

夜幕低垂,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信王朱由检独坐在勖勤宫的书房内。

窗外乌云翻墨,预示着一场暴雨将至。

这位十三岁的亲王眉宇间锁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凝重,指尖划过书页上的“辽东”二字,轻声叹息。

数月前,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关外局势愈发危急,而他的皇兄天启皇帝朱由校,却仍沉浸于木工技艺,朝政大权逐渐落入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及其乳母客氏手中。

戌时三刻,狂风骤起,吹得窗棂咯咯作响。

骤然间,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苍穹,瞬间将书房照得亮如白昼。

几乎在同一刹那,一声撼天动地的惊雷炸响,震得案头烛火剧烈摇曳,倏然而灭。

黑暗中,朱由检听到一阵奇异的、仿佛木架生长的吱嘎声。

老太监王承恩急忙重新点燃蜡烛,昏黄的光晕重新铺开时,两人都愣住了——书房东墙边,赫然矗立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巨大书架。

这书架材质非木非铁,表面光滑如镜,样式极其古怪。

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装帧精美,纸张挺括,书名更是闻所未闻:《共**宣言》、《毛选集》、《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朱由检的心跳莫名加速。

他自幼长于深宫,熟知经史子集,却从未见过如此奇异之物。

他小心翼翼地上前,目光被一本暗红色封面的书吸引。

封面上凸印着一位满面虬髯、目光深邃的西洋人画像,下方是五个锋芒毕露的汉字——《共**宣言》。

窗外雷声隆隆,雨点开始猛烈敲打屋顶。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仿佛被某种无形力量牵引,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那红色封面。

“王爷,此物来得蹊跷!”

王承恩声音发紧,满是忧虑,“今夜天象异常,恐非吉兆。

不如暂且远离,明日再…无妨。”

朱由检轻声打断,语气却异常坚定。

他毅然将书取下。

书入手微沉,带着一种陌生而厚重的质感。

他回到书案前,小心地翻开封面。

一股奇特的墨香扑面而来。

内页的文字排版工整得超乎想象,字迹清晰锐利,只是字形笔画缺笔少划,极像前朝史官起居注底稿上的简笔字。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开篇第一句便让他怔住。

“幽灵”?

“共产主义”?

“欧洲”?

这些词汇陌生又突兀,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力量。

他继续往下读,眉头越锁越紧。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

朱由检喃喃自语,脑海中瞬间闪过日间听闻:朝堂上,东林党人与魏忠贤阉党的争斗愈演愈烈;市井中,富商巨贾与贩夫走卒的生活宛若云泥。

这个概念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突然插入了现实的门锁。

“……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君臣父子,纲常伦理,这是他自幼接受并深信不疑的秩序基石。

而这本书,竟似乎在首言不讳地挑战这一切!

他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脚下的土地正在裂开。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脸色变幻不定,时而苍白,时而潮红,忍不住再次出声:“王爷,书中尽是些何等妄语?

您的脸色…”朱由检没有回答,他完全被书中的世界吞噬。

书中论述的“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压迫的新社会”…这些思想惊世骇俗,却又奇异地点燃了他心中的某种火花。

他猛然想起上月随孙承宗先生短暂出宫所见——京城外,田地荒芜,流民衣不蔽体,甚至有百姓卖儿鬻女。

那个苦难的现实,与书中描绘的理想图景,形成了尖锐到刺眼的对比。

“如果…如果真能…”一个模糊而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萌芽。

朱由检猛地合上书,仿佛被烫到一般。

心跳如鼓,后背渗出冷汗。

这些思想太过大逆不道,若被他人知晓,不仅是杀身之祸,更可能撼动他朱家天下的根基。

窗外,雨势渐小,雷声远去,只剩淅淅沥沥的雨滴声。

朱由检环顾书房,熟悉的一切都因这个书架的存在而变得不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江倒海的心绪。

“承恩,”他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今夜之事,乃绝密。

不得对任何人提起,哪怕一字半句。”

“明日你悄悄命人打造一把铜锁,将这个书架锁起来。

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

“老奴明白。”

王承恩躬身应道,脸上忧虑未褪。

朱由检目光再次落回那本红皮书上,指尖拂过封面上那个虬髯西洋人的画像。

他不知道这些书从何而来,为何会选择他的书房。

但他隐约感觉到,这其中蕴含的狂暴力量与理想光芒,或许能为他照亮一条截然不同的、或许能挽救大明的新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