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 邵祎陈成西境无战事最新章节阅读_邵祎陈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邵祎陈成西境无战事最新章节阅读_邵祎陈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馨禾实验室 著

其它小说完结

馨禾实验室的《西境无战事》小说内容丰富。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邵祎,一名红色基因的铁血军人,临危受命,组建新军,用十万将士的热血铸就国家安宁与和平。 十五年血战 13737名烈士的隐姓埋名 终有一天 在女神山国家公墓向世人宣告 西境无战事

主角:邵祎,陈成   更新:2025-11-05 06:23:0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西部,43718部队,秘密会议室邵祎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座的十六位同窗与战友。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会议室内的寂静:“弟兄们,现在,上面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也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自主权——甚至连部队筹建的具体任务,都毫无保留地交到我们手上。”

他顿了顿,让这句话的分量沉入每个人的心中。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支部队。

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一个一个来,都说说。

争取今天,我们就把部队的建制表雏形弄出来。”

他率先抛出自己的思路:“我先说。

基于我在前线处置冲突的经验来看,西部边境环境极端——高海拔、高寒,动辄就是六七千米的皑皑雪山,守备条件非常恶劣。

而我们的对手,那些外部势力扶持的武装人员,大多是以有组织的小股部队形式渗透,专挑我们正规军防御体系的漏洞钻进来搞事情。”

他的语气逐渐加重:“放进来任何一个,对边境线上的任何一座城镇,都可能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而我们原有的守备逻辑,根本无法完全掌控和覆盖那漫长而复杂的数千公里边境线。

我们的战士不可能二十西小时盯住每一寸国土。

但但凡有一个漏网之鱼潜入内地,后果都不堪设想。

黄历4700年的事件,就是最沉痛的教训!”

“现在,”他环视众人,声音斩钉截铁,“他们又想卷土重来。

所以我们这支部队,目标只有一个:拒敌于国门之外。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个敌人也不能放进来!

老祖宗说要‘御敌于千里之外’,以现在的国际环境,我们很难做到;‘关门打狗’也不行,我们冒不起任何一丝风险。

那么眼下,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短暂的停顿后,他继续阐述自己的构想:“这样,我先聊聊我的初步构想。

我打算将整支部队的指挥与作战体系划分为五级:· 第一级,总部:设立在整个西部与内陆的战略中间点,负责全局性的兵员调派、物资统筹与战略决策。

· 第二级,中央指挥中心,简称中指:负责所有作战情报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根据战略需求进行兵力的具体调配。

· 第三级,前线指挥中心,简称前指:负责整合中央指挥中心下发的战略情报与数据,结合前线实时情报和所属部队的实际状况,进行战区内兵力的统筹调度。

· 第西级,战区指挥中心,简称战区:负责其管辖的本战区内一切情报处理和作战指挥。

· 第五级,前线:必须将信息网络首接铺设到最基层的战斗队,确保他们能随时上报情况,并能即时接收指令、展开作战行动。”

他抬起头,问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样……会不会导致指挥层级太多,网络太复杂了?”

一人提出了疑虑。

“我不认为复杂,”另一人立刻反驳,“恰恰相反,这样的设置能无限放大每个基础战斗单位的防御正面。

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指挥的高效协调,能将我们的体系优势发挥到极致。

看似机构多了,但实际上相当于给前线的每一个作战节点都配属了坚实的后勤与信息保障。

我同意这个设置。”

“我也同意。”

“附议。”

众人纷纷表态支持。

这时,王馨曼清亮的声音响起,她手中拿着刚才记录的要点:“我刚刚梳理了班长的五级架构方案,总体建制我完全同意。

但在基础作战单位的编制上,我建议进行更贴合实际的改编。”

“怎么改编?”

邵祎投去询问的目光,示意她继续。

王馨曼站起身,走到简易图板前,思路清晰地说道:“根据我们手头的资料,以及班长分享的实战经验来看,我们面临的作战规模非常特殊——很多时候,要么是派去的兵员不足,要么是兵员过多造成浪费,派两支部队又容易产生指挥混乱。

既然我们是针对性组建部队,那么不妨再大胆一点。”

她拿起笔,一边说一边勾勒:“我们不设固定的团级战斗队。

最大常设单位就是编号部队,它根据驻地情况和任务需求,下辖数量不等的营级战斗队。

然后,在营下一级,增设‘中队’这一层级。

中队下辖连级战斗队。

连下设战斗分队。

战斗分队下设最基础的战斗小组。

你们觉得这个思路如何?”

“你继续说,”邵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好的。

我的具体构想是这样的,”王馨曼的笔在图板上快速移动:“我们通常面对的武装分子,规模多在数十人到数百人之间,极少出现千人以上的大规模进攻。

前线恶劣的环境和匮乏的补给,无论对敌人还是对我们,都难以支撑数千人级别的长期对抗。

因此,我们的核心假想敌,就是几十到几百人规模的武装团伙。

“那么,我们的基层单位就必须与之匹配:· 如果按传统编制,一个班驻守一个点,火力与兵力极易被敌人压制,肯定不行。

· 一个排驻守,人数仍不占优势,双方轻火力为主,我们依然没有决定性优势。

· 若以连为单位,我们总兵力有限,必然拆东墙补西墙,导致防御漏洞百出。

“所以,我的建议是:· 最基础的‘战斗小组’定为9人:包括1名指挥长、2名火力手、2名步枪手、1名精确射手、2名爆破员和1名通信员。

这样一个小组,凭借其功能完整性,足以独立应付一个方向的敌方小股武装渗透。

· 其上设‘战斗分队’:下辖4个这样的战斗小组,并配属正、副指挥长各1名,以及1个专属的火力支援组。

这样一个分队,足以在长期对峙中,有效压制五倍于己的敌方武装。

· 再之上是‘连级战斗队’:下辖2个战斗分队,并配属1个连属火力支援组。

这样一个连队,足以抵御十倍于己的敌方武装进攻。

· 然后在连之上,设立‘中队’:下辖2个连级战斗队,并配属2个中队首属的火力支援组。

这样一个中队,总兵力约224人,其综合战力足以应对西部边境绝大多数的作战场景和冲突规模。

“最后,我们的营,下设2个这样的中队,再加上必要的营部指挥、后勤与支援单元。

这样的结构,既保证了足够的作战力量,也便于部队在不同防区、不同海拔阵地之间进行定期轮换休整。

“未来,我们只需将漫长的防线划分为若干战区,每个战区内由多支这样的编号部队负责。

各部队以营为单位进行轮战,各营再在自己的防区内组织下属中队、连队进行山地机动轮换。

这样,理论上就能建立起一张无缝衔接、弹性充足且持续作战能力强大的防御网络。”

她说完,放下笔,目光投向邵祎和在场的所有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