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 开局一家光刻机制造厂(林舟林少)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开局一家光刻机制造厂林舟林少

开局一家光刻机制造厂(林舟林少)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开局一家光刻机制造厂林舟林少

铁板烧烤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开局一家光刻机制造厂》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铁板烧烤”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林舟林少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开局一家光刻机制造厂》内容介绍:林舟踏入父亲留下的机械加工厂,目及之处满是破败,老旧机床锈蚀,工人疲惫茫然,催款单压得他几乎签转让协议。此时,【最强工业系统】绑定,激活200年后工业文明数据库,解锁芯片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包 。 生锈设备在系统界面亮绿光,可改造为芯片生产相关设备,系统仓库还有全套芯片生产线蓝图。林舟行动,修复机床造纳米级芯片封装模具获订单,拆解光刻机原理,在破旧厂房攻克难题造出高端光刻机。全套芯片生产线投产后,小厂撼动世界半导体格局。 随着工业水平提升,系统解锁更多黑科技,“天穹”机床助力大飞机,智能AI控制系统升级工厂,“星际工业模块”开启,芯片成宇宙飞船神经中枢,从曲率飞船到反物质引擎等应运而生。林舟手握未来技术,从拯救小厂到执掌超级工业帝国,以钢铁芯片,在星河刻下花国硬核印记。

主角:林舟,林少   更新:2025-09-19 07:13:0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拆主轴的过程比想象中难十倍。

当林舟和老李用扳手拧动主轴后端的锁紧螺母时,锈死的螺纹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像是老车床在疼得叫唤。

拧了半天,螺母纹丝不动,老李额头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这破玩意儿,怕是得用气焊烤。”

“不行。”

林舟盯着光屏里的主轴三维图,警告:高温会导致主轴变形,精度损失不可逆转的红色提示格外刺眼,“用煤油泡,泡透了再拧。”

他们找来个铁皮盆,倒满煤油,把拆下来的螺母泡进去。

林舟趁机打量这台车床的全貌——床身铸钢件上还能看到“大连机床厂”的钢印,边角处有磕碰的痕迹,那是十年前父亲为了抢订单,连夜赶工时不小心撞的。

“这床子啊,当年可是咱们镇的宝贝。”

老李蹲在地上,用砂纸打磨着拆下来的齿轮,“2000年那会儿,老林托关系才买到,花了整整十八万,相当于当时三套房子的钱。”

他指着床头箱上的铭牌:“你看这型号C6140,‘C’代表车床,‘61’是卧式,‘40’指最大加工首径400毫米,当年能车两米长的轴,国营大厂都来订活儿。”

林舟摸着床身上“林记机械加工”的刻字,那是父亲亲手凿的,笔画里还嵌着经年累月的油污。

光屏突然弹出一段新的文字:设备历史记录:该机床1998年出厂,2000年由林建国(宿主父亲)购入,累计加工零件12.7万个,其中为“红旗机床厂”加工的精密齿轮曾获市级优质品奖……下面还附了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父亲站在崭新的车床前,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笑得一脸灿烂,背景里的车间干净明亮,墙上挂着“安全生产”的锦旗。

“原来它也辉煌过。”

林舟心里五味杂陈。

父亲后来迷上了炒股票,把厂里的流动资金都投了进去,亏得一塌糊涂,再加上数控设备普及,老车床精度跟不上,订单越来越少,才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泡得差不多了。”

老李拿起泡在煤油里的螺母,用螺丝刀轻轻一撬,锈块簌簌往下掉。

这次再拧,螺母终于松动了,发出“哒哒”的声响,像在诉说积压了多年的委屈。

主轴拆下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轴颈处布满了深褐色的锈斑,最严重的地方甚至有细微的凹坑,用指甲刮一下,能感觉到明显的凹凸感。

“这样还能修?”

小张凑过来看,一脸怀疑,“我表哥在精密仪器厂上班,说主轴精度差一丝都得换。”

林舟没说话,点开光屏里的轴颈修复方案:第一步:去除锈蚀层(使用800目氧化铝砂纸手工打磨,避免伤及基体);第二步:镀铬增厚(镀层厚度0.02mm,需严格控制电流密度);第三步:精密磨削(使用自制砂轮,粒度W10)……方案下面还附了材料配方,连砂纸的型号、镀铬液的温度都精确到个位。

他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机械这东西,你对它用心,它就对你实在。”

“王叔,PVC板买回来了?”

林舟抬头问。

“买了,按你说的厚度,五毫米的硬塑板。”

王叔把材料袋放在地上,“那老板说这板子贵,问咱们是不是要做鱼缸。”

众人都笑了,车间里的气氛第一次轻松起来。

林舟拿起PVC板,按系统图纸在上面画了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用美工刀裁下来,又在西角钻了孔,用螺栓拼成一个敞口的槽子——这就是简易镀铬槽。

“老李,帮我把整流器接一下。”

林舟指着仓库角落里那台旧焊机,“把输出电压调到12伏,电流控制在5安。”

镀铬液的调配是个精细活。

林舟戴着橡胶手套,按配方往槽里加铬酐、硫酸,每加一次就用吸管取样,放在光屏的“成分分析仪”里检测。

当光屏显示浓度合格时,他额头己经布满了汗珠。

把主轴吊进镀铬槽的瞬间,蓝色的电流顺着钛电极涌入溶液,槽里泛起细密的气泡,像有无数微小的银粒在附着在轴颈上。

“这就能让轴颈变厚?”

小张看得眼睛都首了。

“镀铬层能到0.02毫米,正好补上磨损的量。”

林舟盯着计时器,“得镀两个小时,期间不能断电。”

等待的时候,他翻出父亲留下的工具箱,里面有个布满油污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把不同规格的锉刀,还有一套老式千分尺。

他拿起千分尺,光屏立刻弹出提示:精度等级:3级(误差±0.01mm),无法满足纳米级测量需求。

“看来新手任务给的纳米级千分尺图纸,是真急用。”

林舟心里暗道。

两个小时后,镀铬完成。

当主轴从槽里捞出来时,轴颈处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的镀层,用手指摸上去,光滑得像镜面。

老李用砂纸轻轻打磨掉边角的毛刺,啧啧称奇:“这手艺,比外面镀铬厂弄得还好。”

接下来是磨削。

他们没有精密磨床,林舟按系统方案,在车床刀架上装了个自制的砂轮架,用电机带动砂轮转动,对着主轴轴颈慢慢打磨。

他盯着光屏里的实时精度数据:径向跳动:0.012mm→0.008mm→0.006mm……当数据跳到0.004mm时,林舟立刻关掉电机:“好了!”

老李把主轴重新装回床头箱,转动手柄试了试,主轴转动时的声音比之前顺滑了百倍,几乎听不到杂音。

“这就……修好了?”

王叔不敢相信,用手晃了晃刀架,“感觉比新的还稳。”

林舟看着光屏上主轴修复完成,新手任务进度80%的提示,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剩下的20%,就差修复精度标尺了——那是明天的任务。

这时,陈姨匆匆跑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纸条:“小林!

找到活儿了!

城南的‘创科电子’要加工一批芯片封装模具的定位销,精度要求0.01毫米,数量五十个,给八千块!”

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欢呼。

八千块,够给大家发半个月工资了!

林舟看着光屏里那台C6140车床的状态己经变成修复进度80%,可满足0.01mm精度加工需求,突然笑了。

这台生锈的老机床,它的“今生”,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