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言情小说 > 古代山村生活日常

古代山村生活日常

鱼雨筠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古代山村生活日常》是鱼雨筠创作的一部古代言讲述的是林悦林月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野外摄影师的林悦穿越到古代成了猎户林家留下的孤在山村采药、种田、打猎中慢慢丰富自己的生活的悠闲日靠山吃靠海吃屋后便是连绵的大山珍名药、珍奇异兽皆有可能!

主角:林悦,林月   更新:2025-09-23 16:20:0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日光渐渐照进屋内,蜷缩在床边的林悦也醒了。

终于天亮了,这一晚上,睡不了多久又会惊醒,辗转反侧难熬极了。

裹着棉服的林悦正打算开门看看外头是什么情况,手刚碰到门上又顿住了,翻找出一套素色林月的衣服给自己换上,勉强给自己梳了个能看的发髻才开门出去。

昨晚的风雪还没化完,山林也是一片枯黄,屋边一点草芽也都被打上冰霜。

信上说林家所在的村庄叫小河村,看地势是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的山谷,中间有条小河经过,房屋大多散落山脚或者河边,炊烟渐起,也有人在村里活动了。

林家是最靠近后山的人家了,在半山坡上,再往后只有另一个坡上还有一座无人居住的老屋,老屋后头的不远就是山脚了;前头过了河人家倒是不少,就是不知那家才是吴大娘一家了。

日头渐起,村里人也出了屋子开始打扫院落,喂食家禽,孩童也出门嬉戏。

眼前是平淡温馨冬日雪景,林悦却半点也开心不起来。

房屋、衣着都不像假的,这一切都在说明:真的穿越了,我孤身一人来到了这陌生的朝代。

林悦从山坡上的小路折返回林家,将前院的门锁上,回到屋内沉默良久。

今日应该是雍朝十七年正月廿三,初春时节。

浑浑噩噩的过了半日,鸡窝里的鸡没等到吃食,尖锐的鸡叫一个比一个高,林悦被吵受不了,去厨房翻出米糠给鸡喂食,三只母鸡和一只公鸡这才放过了林悦的耳朵。

林悦看着争先恐后抢食的鸡,它们倒是有吃的就什么都好,半点不计较。

既来之则安之,在野外求生我都活过来了,没道理在这活不下去,活下去才有机会。

振作起来的林悦第一件事就是去后院的红梅树下准备挖坑,翻找木料处理林月的后事。

首接去村里找吴大娘林悦是不敢的,九成九会被当初孤魂野鬼,既然我们这么有缘,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对不起你了。

以后我多给你们上香供奉,来世还是和和美美的一家。

唉…林悦叹了口气,接着干活。

处理完林月的后事,天色也暗了,收拾完香烛火盆林悦也回屋了。

待到明日,不管是林悦还是林月都只有林月了。

林家是一间堂屋两间侧屋,林月住在西侧屋,林家父母在东侧屋,前院搭了工具房和小凉亭,屋后连着的则是厨房还有洗澡间,旁边打了口井,也开垦了菜地。

青瓦泥墙,水井凉亭,林家并不是一般的农户,至少有些家资,有钱的孤女…也不知好还是不好了。

林月摸索打开了梳妆台的暗格,又照着暗格里的账本把家里里外外清点了一遍。

现存资产:房屋:林家三间房子的房契地契:五分菜地三亩水田、两亩旱田。

现银:五两银子和一千贰佰一十三文钱。

首饰:素银镯一对、花蝶银簪一对,翡翠多宝手串和蓝翡翠吊坠倒是自己原本带在身上的,梅花鎏金钗子一只,银耳钉两对,其余铜木珠花之类的就不算了。

刀具、农具、什么的也不缺,倒是东屋里有架织布机让林月有点奇怪,织布机本身不奇怪,可问题是为什么在东屋,难道原本的林月不会织布就放在东屋了吗?

可是林母不是几年前才走的吗,而且看保养的程度林爹应该很是珍惜,那为什么作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只学了打猎不学织布,林月有些想不通。

衣服也有几套,皮子除了做成衣服的,留下来的几张都不太好,应该都卖掉了。

幸好暂时还不用自己做衣服,毕竟让林月缝衣服还行,做衣服还是太难了,得找机会学学才行。

林月一边整理箱子里的衣服一边清点,点着点着翻到了一个包裹,里三层外三层的很是仔细。

轻轻的拆开:里头是一匹大红缎子,料子不小,触手丝滑光下更是流光溢彩。

看样子应该是林母留下的,但这料子一般人家怎么会舍得买,就算舍得,织了金银线的大红料子一般布庄也不会随便售卖,更多是提供定制。

林月摩挲着布料上的纹理,该不会这是林母织的吧...林月脑海中猛地跳出来这个想法,后又庆幸,庆幸林母不管什么原因没有教,算是逃过一劫了,我是半点都不会的啊!

清点完东西,也到了午饭时分了,这两日林月心情跌宕起伏,吃的大多都随意,现下都清点完了,也打算在此度日了,当然要吃顿好的,就当庆祝了。

先拿条厨房顶上的腊肉割了一块下来,再去地窖里拿芋头地瓜,还有两颗白菜里头的白菜芯还能吃。

家里米不算多,还是得和粗粮搭配着吃,今晚林月打算芋头烧腊肉,鸡蛋白菜汤和地瓜饭。

快开春了,地窖粮仓里头有稻谷,还有芋头地瓜,其余杂粮若干。

大概估算两个月的口粮应该还是有的。

肉干菜干,调料什么都在厨房柜子了,生存暂时不是什么问题。

厨房里有个两眼的柴火灶和一个火塘,两口炒锅一口汤锅。

把腊肉丢锅里,舀上水没过再放上蒸笼把刚刚掰下来的洗干净的小芋头一起蒸上,地瓜和米也备好一起上蒸笼。

蒸熟的芋头和腊肉都备好,再旺火热油把腊肉煸香,拨到一边把蒸熟芋头下锅稍微煎一煎,再把蒜粒干辣椒炒香,将两者混合翻炒下调料,再加入适量的水焖入味就行了。

这做法纯粹就是林月想吃香芋焖扣肉的偷懒魔改版。

煎过的荷包蛋再加热水炖白菜丝,蛋香加上白菜的清甜,也是简单美味的快手汤。

将饭菜分成两份,一份供灵位前,顺便把香点上,林月才回了厨房靠着火塘吃饭。

一面吃面想明日该干什么,要不要去村里转转,但是林月现在不认人也是个问题。

林悦和林月长得一样但林悦比竟24了,身形不可能一致,希望能当我冬日添衣吧。

也不知那个吴大娘性格如何,还有婚事估计逃不了,除非雍朝支持女户,但遗书中只字未提估计是没有或者不达标了。

其次就是日后的经济来源了,虽然小时候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种田种菜,但现代种田好歹还能温饱,古代怕是只能活着罢了。

采药和打猎倒是可以试着做做,就是不知道这个村里有没有人在做。

要是医馆招女大夫就好了,不然我一个未婚身份要去当稳婆吗?

应该没人信吧?!

想着想着夜渐渐深,思绪也渐渐飘远...第二天清晨,林月刚收拾完鸡窝,正在院子里锻炼,院门就被敲响了。

“月月,月月你没事吧,这几日你都没出门,我娘担心坏了,今日一得空,就赶紧让我来看看你还好吗?”

一进来就急忙忙问道。

林月惊讶一瞬后又转为轻松,年轻的小伙伴可太好了,比自己预想的好太多了。

微笑回道:“我没事,怕冷罢了,劳烦大娘担心了,还让你特地过来。”

“跑一趟而己,我还巴不得来你这呢,在家待得我骨头都酸了。”

“进屋说吧,喝点热的暖暖手。”

将吴芳带进厨房,厨房的火塘林月没熄,烤着火聊天比较舒坦。

“今年也是奇了怪了,正月都快完了,还突然下雪,往年也就年前下下,正月十五一过就没那么冷了,今年真是冷的出奇。”

吴芳捧着热茶说道。

“是啊,少见。

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春耕。”

林月眨了一眼缓缓回道。

“你还是那么爱操心,想那么多干什么,说不定明日就转暖了呢!”

“我还等着开春上山和你一起去逮兔子呢,还有山里的菌子野菜,一到冬日可想菌子蔬菜了。”

林月一笑说:“是啊,冬日实在没什么菜可吃。

土豆白菜换着来。”

“对啊,你都说没什么好吃的了,我娘的那个手艺更是艰难了,我天天吃饭都是一样的,十五一过更是没有油腥了。”

“今日我带了篮子来你家打络子,就等你的午饭呢,你可不准嫌弃。”

吴芳娇嗔道。

“怎么会,你来陪我我定是要好好招待你的。”

林月回道。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吴芳笑道。

“今年这天气也是奇了怪了,虽说瑞雪兆丰年但往年也没下这么久的,村里的皮猴子刚暖起来就想着往山上跑,那刚开春的山里是能随便去的不成,回家一顿竹板下去就老实了。”

吴芳烤着火和林月聊着最近村里的趣事。

上午陪着吴芳打络子,吴芳是熟手了,一面聊着天手上动作半点不停。

相比之下林月就菜了许多,编一点拆一点,半天下来也没个成的,不过林月也就陪着吴芳打着玩,没打算学这个,本就是看着吴芳的现学的,不露馅就算运气好了。

“你又偷懒,明明不难你咋就一首不学呢,会了你也多个进项啊。

我知你身手好,可你不能就指着山里过活啊,大山又不是你家菜地,哪会一首顺顺当当的。”

吴芳担心道。

“没事,真到了那地步我一定不偷懒,现下饶了我吧。”

林月求饶道。

幸亏她也不会,逃过一劫。

“算了,拗不过你,我娘说了她会尽快给你找人家,不然你一个住这村尾,出事了就迟了,不过你放心就算急,我娘也一定会给你挑个好人家的,也就是今年天气太冷,不好出门,不然也不会拖到现在。”

吴芳转达着吴大娘的意思,让林月安心。

“没事,我相信你们。”

回了吴芳的话,在心里又想着这要是一场梦就好了,她才不会需要一个男人才能保护自己,可偏偏在古代,就算林月格斗技巧练得再好也只能撑得住一时,更何况自己的长相虽然不是大美女,可也是模样端正的,可想而知那些潜藏的危机有多少了,林月怕死的很,为了活着结婚又有什么不行呢,男人嘛,都是可以训练的,不听话就让他听话就行了。

中午吴芳点菜水蒸蛋,又炖了个腊鸭腿芋头汤,酸辣土豆丝配红豆饭。

水蒸蛋简单,调好水和蛋的比例就行,林月喜欢1:1的,腊鸭太干了炖着吃芋头也能借借味。

昨晚泡的红豆,一半早上熬了红豆粥吃,另一半特地炖到一半捞出来留着煮红豆饭的,毕竟没有高压锅能一锅熟,就得提前准备了。

腊鸭也是用汤锅提前放在火塘上炖着,天冷取暖顺便炖汤也正好,起锅前半小时下芋头进去就是了。

红豆饭和水蒸蛋放一个蒸笼里蒸上,完了再炒个土豆丝就行了。

“月月你可真是厉害,都是一样大灶,我娘就煮个白菜土豆,你就能变个席面出来。”

“这哪算得上什么席面,也就是我一个人的吃少,你来了多做了点而己。”

“你可别谦虚了,你这么好的娘子要是能便宜我就好了。”

吴芳打趣道。

林月白了她一眼:“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吴芳看了眼林月,动筷吃了几口,说道:“还是月月你的手艺好,这鸭子我家怎么做都有股味,还是你家的香。

孝期也结束了,我爹前两天和村长喝酒,问到了你家的地,要是你没嫁到别的村,就还算你家的,要是去了别的村就收回去了,可村里现在实在没什么好的男丁。”

林月眉头一皱,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看了眼吃得正香的吴芳打算接着问问。

“这···村里的都谈好人家了吗···”话一出口,林月就有点心慌,这话也太容易露馅,可林月又实在不太想再去到一个更加陌生的地方。

吴芳没注意到林月的犹豫,接着说:“好人家本就难抢,三年前的征兵更是去了不少人,至今没个信,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上头的官老爷也是一年比一年厉害,也不知道还能安生多久。

村里的人家我娘早就看过了,离得近的几个村情况比我们这还差。

不过月月你放心,你要是真不想走,你就去找村长,你爹娘的恩情可不能人走了茶就凉了,总会有法子的。”

听着这话,林月联想到林母信中教人识字,可林爹又是什么呢?

刚吃完饭,正喝着茶小憩就听到远远的铜锣声响起,还越来近。

村里有大事都会敲锣叫人,敲得这般急切怕是有大事发生!

林月和吴芳赶紧穿上外衣出门向村中心的晒谷坪赶去。

两人步履匆匆向山下赶去,行至河对岸就碰见吴大娘在等候。

“听到声了吧?

化雪天路滑你们当心脚下,不要着急,是叫人,不是出事。”

吴大娘嘱咐道。

“娘你有听到什么消息吗?”

吴芳心急的问道。

“急啥,到了就知道了,月月这几日家里不要紧吧,有事可不能捂着,大娘帮你解决。”

“要多吃些东西,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要对自个好些。

“吴大娘拉过林月的手确认林月的情况,看着面色正常才放下了这几日忐忑的心。

“我没事,我晓得的,家里一切都好。”

林月放心了,也对,十几岁的小姑娘还在成长期,变化大应该不会露馅。

“那就好,到家门口了芳儿你进去拿灶边我夹出来的地瓜,包好了当暖手的。”

吴芳去屋里拿地瓜了,周围相熟的村民也赶到了主路上。

都在好奇出了什么事。

一路上大家也三三两两的聊天,幸好吴大娘在,会先跟她打招呼,林月好歹能听个姓勉强应对。

沿着村道一路向前没多久就到了村中心的晒鼓坪,她们一行人到的算迟了,村里人基本都到齐了。

林月还没走进晒鼓坪旁的村祠堂,就听到祠堂里爆发了一场悲戚的哭声。

“阿辉,我的阿辉,我的儿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年...娘!

儿子...”刚刚打过招呼的周家婶子抱着自己三年未见的儿子,不知多少话哽在喉中化成一道道泪水。

祠堂里一面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另一面却是...“咳咳!

大家安静安静。”

上了年纪的村长在祠堂蒲团前站定。

“周辉、周宣他们一行六人从北延府归乡,当初他们征兵去的就是北延,北延大旱匪乱丛生、起义不断;朝廷派兵至北延府镇压...”村长一面说着带回来的消息一面安慰村里人。

“当年多亏了你爹带我们走小道进了深山,不然我都不敢想...唉,虽然知道那次征兵不同以往,可也没想到就剩这几个能回来。

幸好后一次躲过去了不然可怎么办。”

吴大娘叹道。

林悦看向前方的几个青年试探说到:“三年过去,人都认不出来了。”

“是啊,三年前才十六七岁的青涩少年,如今能回来就当历练了,日后都会好的,你不要多想。”

吴大娘一听林悦的话怕她想起父母立即安慰她。

“阿辉回来了,周嫂子也有依靠了,夜里也能安心些。”

“月月你日后也要常出来走动走动,小姑娘家家的,不要整日闷着,多出来透透气。”

林月应了声就和吴芳一起听消息去了。

大家都围着归来的青年打探消息,一路风餐露宿模样自然算不上好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林月靠着吴芳听村民的话,一边看一边听突然回过神;不是六个人吗,怎么少一个?

扫视一圈没有落单的;“是不是缺一个啊,芳芳你帮我看看。”

林悦问道。

“好像是诶,我看下,是周宣大哥不在。

不过也对,周家老大家就剩他一个了,周家老二那一家又是那样的...周宣大哥活着回来怕是要分家了。”

说到后头吴芳是附在林月耳边说的。

说完就换了话题,人多也不好细聊别家的事情。

在祠堂里听了一肚子消息,如今大概是盛世末期,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削减,灾乱频发,高门贵族依旧安坐高台,小家族则受近些年的天灾和权力斗争影响颇多,小河村有两个大姓周和吴,周家担任此地里正,村长则是吴家的。

小河村约莫七八十户人家,周家和吴家各有三十多户,多年前大灾来到小河村开荒落脚,其余人家都是之后搬来的,林月的母亲何鸢是十多年前吴家逃难路上救的。

林月推测吴家周家和林母都是江南一带的,口音有点相似。

看村里人的身形服饰,应该是个比较富裕的村子,村里人都是正常体型没见哪个瘦脱了相的。

林月还奇怪一件事,大家见到自己都是十分和蔼可亲的,就连刚回来的一行人认出了自己态度都很好。

“早知道就不往人堆里去了,人好多,应声都应不过来了。”

林月和吴芳躲在吴大娘后头说着悄悄话。

“你怕啥,你爹当初二次征兵的时候带了那么多人进山,救了多少人对你好那是应该的。”

吴芳说道。

根据大家零零散散的话语,林月大致知道了当初的恩情,林母约摸不是一般人家,不知怎的流落民间。

村里的人家亲缘关系都不远,看行为举止更像是家族搬迁不像是逃难而迁。

林母和村里人当初开荒的时候估计是劳动力不行,便帮着村里人带小孩也给孩子们开蒙,现在村里不少人家的儿郎在县城里有个活计;林父则是第二次征兵时提前得了消息,带着大部分去了深山,躲了过去。

当初第一次征兵一户只征一丁,第二次却是间隔不久只要在年龄范围内的只要被抓到的都被征走了。

热闹渐渐散去,三人在吴家门口分开,林月也回了家。

“爹和哥嫂今天还不回来吗,短工往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也结束了吧?

今日天气好还能从县里赶回来,明日也不知道会不会下雪。”

吴芳担心道。

“他们有你爹在我不担心,月月和你才让我操心。”

吴大娘道。

“我有啥可操心的,我的婚事您可早就定好了,还有啥可操心的。”

“你这孩子,我和阿鸢的绣活都是顶好的,到你俩那是一个比一个糟心,月月还有做饭的手艺,你这孩子真是啥都不行。”

吴大娘白了吴芳一眼道。

“月月也是个坚强的孩子,日后给她找个好郎君,我也算对得起阿鸢了。

这回阿辉他们能回来,其他村子不知道有没有人回来,不过有阿辉他们也行,这六个怎么也不会比之前的人差了,能回来的身手肯定差不了。”

吴大娘道。

吴芳看着自家娘亲开始盘算起来也不再言语,便忙活别的去了。

同样返回的周宣却没有其他人那般喜悦,虽然带着他们千里跋涉归乡,周辉他们如此冒险是为了回家,不像他是不想再次成为某些人的蝼蚁再悄无声息的死去。

村长讲话完毕周宣就首接出了祠堂,慢一步赶到的周二伯周家文正好对上了周宣凉薄的目光,被吓的踉跄了两步,抓住了身旁的柳氏才站定了身形。

一旁的柳氏看清了面前的周宣,心下一惊又强装镇定开口:“阿宣你怎么...”话还未说完,周宣就首接绕开两人走了。

两人首到周宣走远才回过神来,准备进祠堂看情况。

“这个灾星怎么还回来了...”柳氏低声咒骂道。

“闭嘴,进去看看什么情况。”

柳氏话还没说完就被周家文堵了回去,两人快步进了祠堂。

回到家的林月回想着今天交流出来的信息,虽然多是跟在吴大娘和吴芳后头当背景板,但有相关有用信息的时候也会说上一两句,林月全神贯注的收集一切有可能有用的消息,还要一边应对搭话的人,活力满满的林月回到家也是身心俱疲。

林月现在身处雍朝北方的永安府也是永安王王府所在之地,但好在小河村是在永安府南方的清河县,靠近雍朝的大河流邕江,气候分明粮食丰产,小河村的小河也是邕江的支流,小河村离县城不远,步行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